万事娱乐
<01>“天人合一”的整体性思维
《中庸》开篇即言:“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深刻揭示了人性、天命、道、教化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了“天人合一”的整体性思维框架。在《中庸》看来,人性源自天命,而遵循天命而行即为正道,教化则是引导人依循本性、归于正道的过程。这种观点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宇宙本体论观念,即将天、道、教、人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从本体论看,中国和西方传统哲学对于宇宙秩序的不同理解造就了其在认识论与价值论方面的差异。古希腊罗马哲学以研究实体的本原和基质为主,“实体”是研究的基石(对此先研究“真实”的本原或基质)。然而,在中国,并没有形成本体论与根论体系相区别的特色。中国哲学主要区分为本根论、道根论、气论、唯心论与唯气论四大类,其根本特色是将世界的产生原因与这个世界自身合为一体,自成一体。这种主要区别在于:中国哲学将世界的根本原因看作与这个世界自身一体的及自我存在的。深入探究《中庸》中的哲学智慧,我们会发现其与现代思维方式有着诸多契合之处。例如,整体性思维强调我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社会、个人之间的关系时,应保持一种整体性的视角,追求内外和谐、天人合一的境界。这种包容性的文化观念有助于我们应对环境挑战,促进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当今世界正处于科技日新月异、社会变革加速推进的时代,更需要我们具备这种整体性思维,勇于面对挑战,敢于革故鼎新,以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生生日新”的过程性思维
《中庸》第二十六章言:“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这体现了“生生日新”的过程性思维。《中庸》,不仅是儒家思想的精髓,更是中国文化的灵魂所在。其思想体系,涵盖了宇宙的奥秘、生命的真谛、社会的规范,以及个人的道德修养。它倡导的“中和”理念,超越了简单的折中或平衡,是一种深刻洞察宇宙万物运行规律后的和谐共生理念。“中和”体现在天与人、自然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在演化生成论层面,它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动态平衡与自我调节;在关系价值论层面,“中和”则是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原则。在现代社会,我们需要深入探索并实践《中庸》中的哲学智慧,将其应用于个人修养、社会治理和全球合作等多个领域,以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共生、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完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通过对《中庸》思想的传承与创新,我们可以为当代社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人类的未来创造更加美好的前景。《中庸》第三十三章言:“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中国哲学中的“道”与西方传统核心概念“理”(logos)存在本质区别:前者强调“道路”,需要去实践、体验、生活,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事物之间的价值关系的运动与变化规律;后者则注重分析与逻辑推理。因此,中国哲学更侧重于互系性思维,认为人是关系性的存在。“互系性思维”(pensée relationnelle),由葛兰言(Marcel Granet)提出,强调了中国哲学重视事物之间的关联性。这种思维方式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庸》《论语》《孟子》《荀子》等典籍在内容和思想上的联系。《中庸》与这些典籍展现了显著的互文性和关联。如《中庸》与《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这一表述不仅揭示了中庸之道的重要性,也展示了《中庸》与《论语》之间的紧密联系。再者,《孟子》之论“诚”,与《中庸》之论“诚”一脉相承,均深刻探讨了“诚”的内涵与实践。《孟子》有云:“居下位而不获于上,民不可得而治也;不信友朋,不足愿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认为,“诚”是获得上级信任、朋友信赖的基石,是治理民众的前提,而至诚则无不动人,不诚则无不能动者也。这一思想在《中庸》中得以延续和深化。另外,《中庸》与中国哲学典籍的互文性关联中,最为显著的莫过于与《诗经》的联系。《中庸》虽仅3000余言,但对《诗经》的引用却多达16处,这种紧密的互文性关联不仅彰显了《中庸》深厚的文化底蕴,也进一步证明了中华文化中哲学与文学之间的紧密联系和相互渗透。在修辞手法上,《中庸》大量运用了反复,以第十章中孔子针对子路关于“强”的提问所作出的回答最为明显,“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在这一章节中,通过连续反复的修辞,孔子强调了中道之强的可贵之处,即在和谐中保持坚定,无论环境如何变化都能坚守自己的立场和原则。儒家重视德性的培养,这种追求中道的精神不仅适用于个人修养的提升,也是国与国之间实现和谐、共赢的关键所在。此外,《中庸》还运用了词语重复的手法,如“不息则久,已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通过词语的重复与递进,形成了语句之间的紧密联系,使文本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韵律感。这些修辞手法不仅体现了中国哲学语言言简意赅、相互关联的特点,还彰显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韵味。《中庸》作为儒家哲学的璀璨明珠,其深邃的思想体系跨越千年,不仅构筑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坐标与道德基座,更在全球化的今天展现出跨越文化界限的智慧光芒。通过对《中庸》“天人合一”的整体性思维、“生生日新”的过程性思维和“和合共生”的互系性思维的深入探讨,我们不仅揭示了其作为儒家思想核心的独特魅力与价值所在,更为当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与实践指南。面对多元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中庸》所倡导的中庸之道、和谐理念以及互系性思维,无疑为我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思考空间和更为坚实的行动基础。我们应当深入挖掘《中庸》思想的当代价值,将其智慧应用于现代社会的发展中,以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完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通过对《中庸》思想的传承与创新,我们可以为当代社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人类的未来创造更加美好的前景。